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主办  
院级领导 本院概况
机构职能 法律法规
检务指南 公告公示
权威发布 工作报告
自贸区检察室 案件通告告知
中国检察听证网 代表委员联络
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
官方微博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官方微信
当前位置:首页>>以案说法
【检言直播间】第7期 | 缓刑考验期内违法?后果很严重!
时间:2025-05-26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,公众对法律概念的认知日益清晰。但有些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产生了“判缓刑就等于不用坐牢”的误解,这种认识其实存在着偏差。缓刑虽然意味着暂时不用在监狱服刑,但绝不等同于完全免除刑罚。那么,缓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制度?被判处缓刑要遵守哪些规定?让我们听听检察官的专业解读。

点击此处观看视频

法条速递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

第七十二条:对于被判处拘役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,可以宣告缓刑,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、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,应当宣告缓刑:

(一)犯罪情节较轻;

(二)有悔罪表现;

(三)没有再犯罪的危险;

(四)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。

宣告缓刑,可以根据犯罪情况,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,进入特定区域、场所,接触特定的人。

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,如果被判处附加刑,附加刑仍须执行。

第七十七条第二款: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,在缓刑考验期限内,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,情节严重的,应当撤销缓刑,执行原判刑罚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

第七十条:以营利为目的,为赌博提供条件的,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严重的,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。

供稿:第五检察部 张靖

编辑、审核:办公室(正义海螺新媒体工作室)


相关链接

版权所有: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
地址: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连道1818号   邮编:300450
京ICP备10217144号-1  技术支持:正义网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